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华人物  >> 科技人物  >> 查看详情

科技人物丨全国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候选人——王迎军

来源: 澎湃新闻   日期:2022-08-26 13:25:20  点击:1092 
分享:

2022年3月,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的通知》,陆续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

近日,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宣传专题已在中国科协官网、科协网上会史馆、科技工作者之家网站正式上线。聚焦各地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情况,我们将为大家陆续推送全国学会、地方科协推荐候选人的风采事迹。学习最美、争当最美,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力量,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奋斗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王迎军,1954年7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广东研究院院长。

王迎军潜心从事生物材料研发工作 40 余年,在骨、齿、血液净化、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材料等前沿研究领域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被 Nature Materials,Chemical Reviews,AdvancedMaterials 等国际顶尖期刊引用和高度评价。鉴于她的杰出贡献,2007 年被授予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院“Fellow”终身荣誉称号,2018 年被授予“中国陶瓷科学与发展终身成就奖”,并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部省级自然科学一等奖,技术发明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科技突出贡献奖,广东省自主创新十大女杰,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各类奖励 20 余项。


 

潜心研究四十年

“让中国的生物材料走向国际前沿”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人和一间二十平米实验室,到现在 20000 多平方米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0 余人的多学科融合研发团队,王迎军四十余年深耕在生物材料、医疗器械领域,践行“要让中国的生物材料走向国际前沿” 的初心。


 

由骨肿瘤等原因引起的承重骨大缺损通常采用截肢治疗,造成患者终身残疾,这是一个国际难题。王迎军带领她的团队坚持研究 30 余年,研制出具有类人骨多级分布复杂结构的大缺损植入产品,实现了大缺损承重骨缺损的再生修复。该成果获中国产品证和 CE 认证,形成 30个规格系列产品,在中国和欧盟 400 多家医院、超过 30 万病例使用,使成千上万病人保全肢体、免于残疾,产生巨大社会经济效益和重大国际影响。

王迎军带领团队研发的以人工智能、大数据、3D 技术及先进材料于一体的精准修复技术,使临床复杂难治病症得到精准治疗,在全国多家医院应用,显著提高患者生活水平,并接受加拿大、欧洲患者前来就诊,产生重要国际影响。在血液净化、抗菌材料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获得国内外高度关注,有专家评论“她的每一项国际领先的成果都让中国这两个字在国际上更加响亮”。


 

致力于成果转化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高端医疗器械成果转化,是整个行业最难和最关键的环节。王迎军在 2012 年牵头组建我国“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协同创新中心”,以有效的协同机制促进成果转化。她和团队以技术转化、人才培养等形式,助力多家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获高端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 8 个,有效推动我国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发展。


 

如今,年近古稀的她又带领团队承接了国家四部委生物材料创新平台唯一的医疗器械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设,推动高端医疗器械、医疗装备的成果转化,让中国人用上自己研发的高端医疗器械,并逐步占领国际市场。

胸怀大爱

一片冰心在杏坛

王迎军始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她的面向全校新生的“校长第一课”,是华工思政课的一个品牌,很多高年级同学也偷偷溜进去蹭课。她和团队团队探索出基于 4I(学科融合、产学研合作、国际化教学、深度工程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被国内外称为“华工模式”,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和广东省一等奖等。她在《中国高等教育》《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大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发表多篇文章,多次在中国高校间引发热烈讨论。


 

王迎军对她的学生,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间。她要求学生爱国、奉献、认认真真做好研究,放开手脚大胆创新。时至今日,王迎军已培养博士 68 名,硕士 51 名,博士后 15 名。这些人里有杰青、优青、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也有成功的企业家。而她自己则被学生们评选为“我最喜爱的导师”。

来源: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人才中心

相关

    暂无信息